早上起床,稍微回公司加班了一下,為了彌補昨天下午請公假去看展覽的落後進度,不過,我們組長週五整天請假,即使我交出稿件她也看不到,所以我今天雖然看完一份稿子,也打算週一早上再看一下後再給她。
加班到中午,買了便當殺去堆家,快速的吃一吃,就連忙趕去華山看舞台劇。
《K24》我看的第三齣臺南人劇團的戲。第一齣是《木蘭少女》,當時是因為朋友有參與演出,所以我就買了國家劇院最便宜的票去,算是捧場,結果事後懊悔不已,我應該買更好的票,真的太好看了!
第二齣則是某人買的《Re/turm》,是在信義誠品的小舞台,真的很好看! 我現在好期待重新演出,如果有,我一定會再去看第二次,超好看。
自此之後,我整個變成臺南人劇團的迷,只要關於他們的演出,我都會特別注意。所以五月時候在兩廳院網站看到《K24》的早鳥票,我毫不猶豫就買下最貴的票,今天看完之後,我真的覺得,我當初這樣果斷是正確的。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日記 遊記 雜記 (114)
- Oct 22 Sat 2011 23:26
忘卻時間流逝的《K24》
- Jun 16 Thu 2011 23:38
「水滸108Ⅱ-忠義堂」
「水滸108Ⅱ-忠義堂」
我現在整個人還在瘋狂的亢奮中!! 當代傳奇這齣劇也太好看了吧!! 整個人超HIGH的!!
- May 21 Sat 2011 14:59
「女人如花」
「女人如花」
我也說過我是個沒有偶像崇拜情節的人,會聽某首歌就單純就是因為歌好聽,即便我討厭那個歌手。
一直以來我的MP3中一定有周華健的歌,還不少首,實在是因為周華健唱過太多經典歌曲,雖然他很難被歸類到流行偶像歌手身上,對我來說他的地位就是李宗盛那種地位的人。
- Apr 29 Fri 2011 14:21
「微醺」
其實我的酒齡才一年多。在前年的九月後,我才開始喝酒。同時也是開始比較活躍於圈內朋友互動的時候。
並不是因為交到壞朋友,而是我自己的一種解放吧!
那時候開始會去紅樓坐坐,不然雖然入圈將滿第十年,我卻一直很少出現圈內場所,有很多朋友認識我好多年,卻都沒有見過我。直到98年的同志大遊行後,我因為工作而錯過那年的遊行,突然驚覺我錯過好多美好,為什麼我不能高調,為什麼我不能做我自己,為什麼我不能認識很多朋友?
因此,我開始踏出房間,直接實際地去認識朋友,而不再是透過螢幕交談。
那時候,我總喜歡在紅樓點一杯長島冰茶來喝,感受那種有點暈暈又放鬆的滋味,很舒服的感覺。我想,我就是那時候開始愛上喝酒吧,而且是烈酒,不是啤酒。
- Apr 21 Thu 2011 11:33
關於最近的性別議題的一些想法
最近因為施先生的言論,整個台灣從政壇開始燃燒性別認知的議題,再加上性別教育的課程規劃,二者碰觸到一起,造成現在沸沸揚揚的議題,很多平常很難浮上檯面的同志議題,紛紛被新聞媒體甚至政論節目拿出來討論,其中當然不乏正反面的聲音,但整體來說,我覺得這樣的狀況是好的,即便最後性別平等教育議題連署失敗,但我們仍有了進步。
因為有了電視媒體的發聲管道,雖然以往的負面印象也多來自電視新聞的偏頗報導,但這次也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到同性戀,尤其是平常很難得接觸到同志的中老年人,經由電視媒體的放送,我們多了一些宣達正面觀念的機會,雖然聽的人不一定會去認同接受,但至少多了一些傳達的機會,同志是正常的,同志跟一般人沒有不同,這樣的觀念傳達或多或少可以去影響一些人的觀感,讓他們知道同志真的不是過去認知中的那樣不正常,我們是正常的。另外也可以透過這樣的傳達,給予那些尚未通過自我認同且隱藏自我的同志們一些鼓勵。
這樣的機會,是危機,也是轉機。當鎂光燈焦點都匯聚在同志身上時,我們終於有了發言權。不是說過去沒有發言的機會,而是難得我們成為了主角,終於可以好好的說出我們的意見。
最近也因為國中小性別平等教育的議題,看到甲板上有許多同志朋友陸續說出自己當初求學時所遭遇到的歧視與霸凌。我只能很慶幸地說,因為我兇狠的外在與氣質,所以一路以來沒有人會對我有這樣的舉止,即便我會跟我高中異男死黨,在教室摟摟抱抱,同學們也認為我們是好朋友之間的親暱。
若要說到關於這部份的歧視,大概只有國小的時候,有被家人羞辱過吧。那時候的我還是小小隻,細皮嫩肉的小正太,高年級時候的社團活動,我所選擇的都是手工作品的社團,例如編織社,所以我現在還是會用棒針、鉤針打出一條圍巾或是桌墊,至於毛衣已經忘記怎麼做了。那時候的父母親非常受不了我這樣的行為,有很多不堪入耳的言語,因為他們覺得我沒有男生的樣子。
- Apr 18 Mon 2011 20:38
「擺盪」
「擺盪」
小時候的公園裡幾乎都有蹺蹺板,簡單的器材,卻充滿著童稚的笑語。
兩人,一人一頭,壓下或彈起。
長大才發現,原來人與人的互動也不過如此,
所有的互動其實就只是接受與反應,
你一來我一往,就像是蹺蹺板一般,
起起伏伏,上上下下。
- Apr 08 Fri 2011 08:28
「孤獨與孤單」
我總是認為孤獨與孤單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情,只是大部分的人都將二者合用,但其中確有不同之處。
孤獨,所指的是內心平靜且自由的狀態,安排自己一人的活動並樂在其中,即使沒有人陪伴,也沒有關係。若有人願意分享,很好,如果沒人相陪,也可以享受自己一人的快樂。
孤單,只有自己有一個人,沒有別人的相伴,進而感覺內心空虛寂寞易冷,只能被動的希望有個人能來陪伴。有人來陪,只是讓自己變的不孤單,若沒有人陪伴,就覺得自己沒人愛,因而傷心難過。
現在的我越來越愛孤獨,或許也是不得不的窘境,畢竟我喜歡的範疇能找到有共同嗜好的人,誠屬不易。因此我越來越愛自己一個人的約會,輕鬆自在,而不用去擔心他人是否委屈自己來陪我,我樂得無壓力,逛得很盡興。
有一個可以一起聊電影,分享音樂,相伴看表演與展覽的人,那真的是一件令人欣喜欲狂的快樂,我熱愛孤獨,卻也更愛分享。彼此交流觀賞後的感受,從不同背景角度切入,能得到的收穫也不盡相同,真的很棒。
- Feb 20 Sun 2011 22:04
2011.02.20 WE里手工披薩
今晚在阿皓的號召下,約大家一起去吃一間手工披薩,之前有在網路上稍微看過他人寫的網誌,挺多好評的,覺得好像真的不錯。而且在今天以前,還有蛋糕先行偷跑,喔不是,是去探路,而且又有其他朋友很推薦這間店,所以讓我整個很期待!! 尤其在看完別人網誌的圖文之後,更是讓我期待那碗豪華海鮮蓋飯!!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後,這真的是一間好吃的店。
在開始介紹今天點的菜之前以前,要先介紹這間店,WE里其實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在外面吧台的是弟弟,負責手工窯燒披薩還有烤雞等食物,而店內則是由哥哥負責,主要是日本壽司料理,而超年輕的老闆的娘則是兩邊都幫忙,日本料理部分還有助手,基本上可以算是一個家庭經營的小店。不免俗地,這種家庭風格的小店總是特別溫馨,大小老闆都會一直跟我們互動,老闆的娘也會出來跟我們拉勒幾句。不但東西好吃,服務態度超好,整個就很像到朋友吃飯一樣,有時還有路過的人會過來打招呼一下,也很像社區化的餐廳。尤其今天我們還有蛋糕自己做的蘋果派,小老闆不但用瓮窯我們加熱,還幫我們分裝處理,這不是他應該要做的,但是他卻很樂意幫忙,整個大加分。
整體來說,這是一間吃了會再去吃的店,在價位上是有貴了點,但是物有所值,尤其是豪華海鮮蓋飯,更是物超所值,所以扣除有點小貴,跟地處偏遠兩個小缺憾後,仍屬中上的店,給予80分的評價。以後有空再相約去吃。
店的外觀:
- Feb 19 Sat 2011 01:13
2011.02.18 台北燈會
從2008年的元宵節開始,我都會去拍拍照,感受一下過節的氣氛。
但是從去年開始總是覺得,在國父紀念館充滿著花燈的無限可能,雖然去年2010年的沒有特別寫網誌,但是在我心目中,2010的燈會內容永遠是第一名的"精彩"!
改天有閒情逸致再來寫寫回顧文章好了XDD
不囉唆,進入主題,來介紹2011年的台北花燈。
㈠主燈
主燈是每年最重要的燈,尤其在今年更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 Nov 11 Thu 2010 22:47
2010雲門秋季演出-《流浪者之歌》

當燈光全部亮起,舞者們出來謝幕,我一邊用力的鼓掌,一邊驚訝於時間的短暫,「怎麼一個半小時就這樣過了!騙人吧!」,但是時間真的就是過了整整的九十分鐘,《流浪者之歌》演完了。但是如果你要我說我看到了什麼,我感覺到了什麼,說實話,我腦袋一片空白。這個空白不是什麼都沒有的,不是那種從初始就是空白,而是最後呈現的是空白,或許可以用佛教的「空」來解釋會比較恰當。入場前的澎湃情緒,那些如山如峰,拔尖而起,激昂難過悲傷痛苦的情緒,在燈光全亮起來的時候,都不見了。不是倏一下就不見,而是彷彿被熨斗熨過一樣,皺成一團縱橫交錯的情緒,慢慢地緩緩地,被熨成了一個平面,沒有高沒有低,就是平和的。
在《流浪者之歌》中,相對於大多數在尋道接受苦難的那些舞者,從頭至尾在舞台左側的僧人,都是完全靜止不動的,彷彿是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見證求道的過程,或是這樣的過程其實是僧人自己內心的過程,動與不動,兩極的突顯出一些故事。
另外一個相對不動的角色,是最後慢慢用耙丁把舞台上的米粒用成一個個同心圓,這個過程很緩慢,但是卻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很慢很慢,整個國家戲劇院都寂靜,連舞者的呼吸聲、腳步聲、米粒摩擦聲都無比清晰。
- Apr 07 Wed 2010 11:54
2010 年 4 月 6 日 星期二
如果,連我用到小圈圈的方式,我還是不能好好的說一說我的想法,
那我真的不知道,有誰,是我可以說話的對象。
亦或者,是我一廂情願地將人認知為我的私密好友。
重創個噗浪?在設個小圈圈範圍?好像一點意義都沒有。
我只能,沈默,不語。
噗浪,真的是一個很方便的交際平台,
讓我這個很不愛主動敲人聊天的咖,
都有個可以與人頻繁互動的地方,
- Apr 06 Tue 2010 00:13
2010 年 4 月 5 日 星期一
難得有兩三天是在家過著阿宅的生活,
距離之前的阿宅生活,已經有半年了吧。
去年十一月以前,我真的很不習慣每天出去玩,
身邊也沒有這種朋友,會整天揪團,找我出門,
我一直都是冷情的人,不太好親近熟悉,
當然也是因為我又窮又懶。
有朋友說,怎麼可能你沒有局?
我第一個反應是,為什麼我一定要有局?
我不能在家發呆,我不能跟我自己獨處嗎?
- Sep 06 Sun 2009 17:20
2009.09.06 雲門舞集《行草》觀後感
看完雲門,走出國家劇院後,我變得好沈默。我想我大概知道了一些什麼,一些我一直在尋找的問題解答,應該是這樣的。很強的後座力,我已經記不得舞台上的舞者動作,但是確有一種感覺附著在我身上,這就是感動嗎?
突然覺得自己好做作,但我又很喜歡這種做作的感覺。家人都覺得我是神經病,文化、藝術、文學等不實際的事物,對他們而言,都是很無聊的活動。昨晚看聽奧的 優人神鼓,當我很想融入感動時,我弟就說不就是打鼓嗎?什麼鬼藝術,打鼓這麼簡單,我也會,廟會那種還比較好玩。我想,難怪我跟他們一直格格不入
是我自視甚高嗎?是我太自以為了不起嗎?是我書讀得多就瞧不起人嗎?我以為我自己讀越多書,越覺得自己懂得好少。我得到越多感動,越覺得自己渺小與欠缺。 我從沒主動去輕視任何人,也不會瞧不起所有值得尊敬的人事物,我只是很清楚我自己是什麼樣子,我是怎樣的人,我需要什麼,我欠缺什麼,我就是我。
我想,我需要更內斂,更深化,更去瞭解我自己,沉穩與寂靜是我現在最需要的課題。
在看演出的同時,我的腦海一直不斷地運轉,一直思考著這些舞蹈究竟想告訴我什麼?男女舞者分別又是什麼?音樂、背景、布幕、動作、情緒分別又可以何種角度來分析,走出表演廳,我還一直記得回家要寫哪些內容的文章。坐上捷運,我開始重新回味感動,突然,我變得好沈默。沒有情緒上的波折,沒有難過與悲傷,我就只是覺得我該沈默了。藝術帶給我的,不是可以細說分析的各個小地方,而是一種感覺,即使看不懂,即使不夠瞭解,但「美」的確可以深入人心。我不知道美在哪裡,我不知道他們想傳達什麼,可是我就感受到強烈的感動,或許這就是藝術吧!
- Jul 11 Sat 2009 22:48
2009.07.11 雲門戶外公演
在看雲門舞集之前,我去了一趟師大夜市,除了吃點東西當晚餐外,我去買了我人生中第三個戒指。
我這輩子目前只有三個戒指。第一個是我高中時候,在公館跟一個阿姨買的,刻著不知名符號的純銀戒指,高中時候的煩惱,多少都與這個戒指有關,高中作品中的〈戀愛禁止步〉所寫的就是第一個戒指。不過它消失了好一陣子,在之前整理雜物時候才發現,又被我翻出來戴。
第二個戒指,是在西門町野點子買的黑色剛戒,因為我捨不得讓你花那麼多錢去買一個我們之間的象徵,即使有很多我看了很喜歡的高檔貨,我還是挑了這個雖然純黑,但是卻又很亮的剛戒,你一個我一個。我都戴在左手無名指上,你都綁著當項鍊靠在心上。曾經以為,這樣就可以一起到老,只是我以為。
晚上買的戒指,是在師大一個小轉角的店,叫做元銀手作,店內主打創意銀飾與銀飾訂作,有很多我挺有興趣的飾品,但多少都有點小缺憾,設計上有點over,或是價錢有點超過,但是只有這個戒指,簡單樸素又有點設計感,價錢也很善良,幾乎是一眼就喜歡上。與第二個戒指不同,雖然都有情感上的象徵,但一個是愛情,這個是親情。
坐了兩站捷運到中正紀念堂,或是如果你喜歡,也可以叫她自由廣場。七點三時才開始的雲門戶外公演,尚未七點鐘,人潮已經滿出來,好險還有一個視野不錯的位置。
- Jun 27 Sat 2009 14:22
2009.06.27 麟山鼻步道-電影不能說的秘密
- Apr 26 Sun 2009 13:38
[食記]中和泰旺 (2010.11.28更新)
- Jan 05 Mon 2009 01:47
2009/01/04 雜記
好像很久沒有發文章了說,最近睡的很不正常,也睡得很不好,怨念!
這兩天做的夢印象都超深刻的,一個是夢到期末資格考老師考作文,出題老師也由包媽變成李奶奶,然後出了一堆我不知道是啥鬼的東西,那我辛苦背了兩個月的筆記,兩三萬字的內容,都塞滿我的腦袋,讓我現在除了杜甫這個偏執、反共抗俄、忠黨愛國、無病呻吟、自以為是的該死老兵外,腦袋沒辦法塞下任何東西,想到還有近30%的內容還沒背下,考試卻只剩不到10天,整個人就好煩躁、呼吸都會不順、心情鬱悶,然後越吃越多!現在已經是這輩子最重的時候,每晚洗澡都會心情很差,幹你他媽的死杜甫都是你害,嗚嗚!
另外一個夢,可以說是愛在暹邏台灣街道版,夢中的場景在一個小巷弄中,從小一起長大的兩個男孩,在騎樓的燈光下,發現了彼此的真心,卻也被無情的社會殘酷的大人,強迫分開,一整個就是台灣鄉土劇情,手牽手的兩人分別從兩邊被雙方家長拉開,搭配上深情的呼喊與眼淚,天啊!這啥鬼!真實到讓我覺得是不是有「訪客」來跟我哭訴,拜託去找我弟吧!我能力還不足!
何事入我夢,現汝過往景,殷切聲泣血,又堪苦別離。 ← 棍,你是跟杜甫一起來的嗎?為啥我醒了後,一直想到這樣的紀錄方式= =
- Oct 13 Mon 2008 20:51
海角七號觀後感
昨天在家裡看完了海角七號,沒錯,是在家裡。本來是想去電影院看,順道支持一下國片,看到這麼多人都看過了,如果不能恭逢其盛,真的是會遺憾。不過還是遺憾了,因為一直都買不到票,哈哈。剛好家裡朋友帶來一片據說超清晰的版本,因此害我支持國片的心淪陷了。不過家人都說沒有很好看,不知道在熱門什麼,好險我沒有把這部片想得太高太好,因為有些看過的朋友都沒有很推,說就是還不錯,但是沒有到真的非常好,因此我在心態上沒有預設立場,所以我是覺得還不錯,可以一看,不過不要期待太高,不然會有落差的。而且最好是在安靜的地方看,一堆人一起看又吵吵鬧鬧,頗難靜下心好好欣賞跟品嚐,更難體會好看在哪。
我覺得這部片有幾個可以說說的點:
1. 台灣味:
這點在國片中是最難能可貴,整部片幾乎都是本土的元素,但是又不會落入粗鄙的刻畫。從一開始的「我操你媽的臺北」,一整個就是台灣味阿!然後茂伯的台語和月琴,一整個就是非常給他親切,以及到處看到的熟面孔,真的有種很違和的感覺,但是又很自然,尤其當一個個藝人出現,然後大家開始討論,真的很妙。還有辦桌的場景、小米酒、街道、人物,整部戲一整個就非常台灣。算是一個優點吧!也是這麼多人肯支持的原因。真實貼近台灣人的生活,感覺上就是在我們身邊發生的故事。
2. 經典台詞:
這部片中的經典台詞真的太多了,所以不斷流傳蔓延,感染很多人。在我沒看過海角
七號前,都不知道原來我msn上的朋友,早就被攻陷了。例如:「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幹,我是國寶勒!」、「馬拉桑」、「難道你都不期待彩虹嗎?」…等,不過個人最愛的是主席說的:「我的興趣是殺人、放火、勒索、搶劫」,還有大大在電梯裡唱的歌「喔~愛你愛到不怕死,如果你劈腿,就去死一死。」。我覺得正是因為有了經典的代表台詞,所以傳播得更快更有力度。
- Oct 11 Sat 2008 23:17
[日記]2008.10.10~11
今天據說是國慶,不過非常的給他糜爛,玩樂一整天!
晚餐後把封印已久的塔羅牌拿了出來,最近又想好好的練習這個技能,希望可以讓自己變成還不錯的占卜師,好幫助一些朋友來面對更多事情。
媽媽化療後頭髮一直掉,從她反覆地跟我說:頭髮一直掉怎麼辦,我知道她真的很介意這件事,她晚上洗澡後好像剩下的頭髮沒有多少了,於是就去隔壁阿姨理髮把自己頭髮全部剃光,回到家後一直戴著弟弟幫她準備的帽子,雖然她很樂觀的說自己很像布袋和尚,但是我想媽心理應該很難受,為此我跟三弟還把自己頭髮都剃短陪她,如果不是因為要上班上課,我也會把自己剃成光頭。稍晚一點,在客廳陪媽媽打牌,媽媽因為太熱所以把帽子拿下,她完全沒有頭髮的頭就這樣在我面前,突然我好難過,好捨不得,眼淚差點滴出來,好險剛好大家在吃東西,我就快跑回自己房間哭,不能被媽發現我哭了,不然她裝作堅強的部分也會垮掉,在房間不敢哭出聲音,只能一直無聲的嘶吼,眼淚一直掉,回到客廳時候還裝作我是因為鼻子過敏,所以眼睛很癢,揉到紅腫。
十一號白天,我們帶媽媽出去東北角走走,坐了一天車,感覺沒啥玩到,不過去了傳說中的貝殼廟,整間廟都是用貝殼做的,很特別,也很漂亮。
- Sep 22 Mon 2008 08:27
[日記]2008.09.20
早上本來有報名台北縣的無車日活動,但是昨晚太晚睡了,所以使得早上五點多雖然有起床,但是最後還是放棄,哈!
中午開始就在忙著幫鍾馗祝壽,然後七仙女又被操練,不過這次我不能置身事外,領旨後,開始會去幫忙他們調整,所以他們還沒起來前,我也不能下課,最後忙了兩三個小時,累死!
晚上家裡辦桌,開了七桌但是還是不太夠,應該開八桌比較剛好,不過好像又沒地方多放一桌,所以就擠一擠,然後我們三兄弟就到處打游擊,菜色是真的不錯,吃不完。吃到一半就接到隊長的電話,就先跑去開幹部會議了。真的是個鳥會,最後怒了先退席,以後也不要找我去開,雖然最後隊長換人,秀秀大是全部人都尊敬的新隊長,希望這次可以好好的運作,不要又來一堆怪異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