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

這篇其實是舊文,大約是三年前想寫的文章,
當初寫了一部份就停了,直到昨天才補完,
但已經差距三年,當時的心情已經流失,
或許看起來會很奇怪的不流暢,但我也不想再改了。



還記得在國中以前,家裡因為沒有自用轎車,所以全家要出門一直都是個很大的困擾,除了檳榔攤的生意必須要休息外,交通工具也是個很大的問題,不管要去哪裡都必須跟舅舅、阿姨家協調,因為只有當好幾戶人家一起行動時,才會有車子能戴我們一家人。有時候爸媽放不下生意,也因為全家出門太麻煩,所以時常都是少了爸爸跟我們一起行動,若要全家一起出遠門,非得要是重要的節日才行,例如過年回鄉下過節,才有可能全家出動。好不容易終於可以全家一起外出,交通的問題還是必須要解決,這時候親戚們的車子都滿座,不可能順道戴我們一家子,最後解決的方法就是包計程車,依稀記得來回兩趟好像是三千元吧!在十多年前這應該不是筆太小的數目,但是沒有自己的車子,為了回鄉下也只能這樣了。
在小時候那段沒自家用車的日子裡,要去爸爸那邊的親戚家是一件非常希罕的事情,因為媽媽那邊的親戚都是在台北,而且都是居住在附近而已,基本上,大小舅舅家跟阿姨家,以及我們家,共計十幾個小孩都是混在一起長大的。可是爸爸那邊的親戚,最近的二姑家在桃園,遠一些的在雲林、高雄,而最遠最遠的則是在台東的大姑姑家,時常會有些表兄弟快十年沒見面,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畢竟在那時候彼此的交通工具跟經濟,都不是很方便,無法讓我們這樣的相互交流。
小時候家裡做生意,所以幾乎都沒有任何假日,除非到了重要的節日,例如清明、過年等不得不回鄉下老家團圓的日子,才有可能休息個一兩天,然後再風塵僕僕地趕回臺北。在國中之後,家裡終於買了一部轎車,這時候家裡的生意也收了,只剩爸爸的水泥工,以及幫舅舅工廠載東西,因此也有比較多的時間回去南部,有時候就單日來回,或是週末回去過個兩天。還記得那時候坐在車中,感受高速公路上萬里無雲的陽光,曝曬在我臉上,有種強烈的不熟悉感,因為以往回鄉下,都一定是半夜,當爸媽把檳榔攤的生意結束後,才會雇計程車回去奶奶家。那些日子,每當車子緩緩駛過村上,夜半三更的雲林小村莊,是不太可能有人煙的,甚至連蟲鳴也早已歇息,燈火俱滅,唯有忽明忽暗的路燈,還在微微發亮,燈下必然會有一大群的蟲子飛舞,這就是我的阿媽家。
對阿媽家的印象,不是那老舊的矮厝,也不是小時候被攻擊攻擊過的天井,更不是那荒廢的後院,而是每次夜歸故里,打開車門後,所見的紅光。那是客廳神明桌上的兩盞紅燈,終年不熄地照耀,也成為了我對阿媽家最深刻的印象。小時候在車上,總是可以一路好眠的睡死到阿媽家,當被爸媽搖醒之後,觸目所見的就是這滿滿的紅光,告訴我到家了。

下了車的我,總是第一個衝到門外,拍打著木門,然後,就會看到阿媽房間的燈亮了,然後緩緩的走出來,為我們開門。

『阿媽~阮鄧來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ar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